▲ 頂欄圖片
目前分類:舊線●Previous lines (26)
- Nov 14 Fri 2014 18:09
昭和糯米橋---縣道102大里橋/大溪橋舊線(附大里老街)
- May 26 Mon 2014 21:36
逐年西退---縣道148草屯舊線
縣道148歷史複雜,終點位置共有三代:
未知線 :曾考慮沿著 投6>舊投17>投17 直達中寮
民國55年:終點位於草屯東側的土城,銜接台14線,後來為投6舊終點
民國65年:終點位於草屯,銜接台3丙線(台3線於此時改為台3丙線)
- May 16 Fri 2014 19:46
鬧區S曲線---縣道136太平舊線
- Apr 17 Thu 2014 19:36
民國最小年份---縣道106新興橋舊線
- Apr 11 Fri 2014 21:52
再訪縣道129新社舊線
- Mar 23 Sun 2014 19:39
關刀切下,洪流奔下---縣道140火炎山舊線
三義火炎山長年風化與雨水侵蝕,嚴重影響下方縣道140,直至約10年前興建火炎山隧道,利用掩體方式通過土石流,解決大患。掩體外側舊線荒廢後,大安溪不客氣地蠶食鯨吞,雙黃線是這裡最後的文明設施。
縣道140是一條很年輕的公路編號,唯一的火炎山舊線值得記錄,或許以後就看不到他了。
- Mar 09 Sun 2014 21:01
重劃西延,留念稻田---再訪縣道125舊線
- Jan 27 Mon 2014 20:36
縣道117豐原舊線
- Jan 19 Sun 2014 20:45
大編號鄉道123舊線-大肚溪北岸路段
舊大編號鄉道123解編,大部分改為現今的中59全線、部分中62與中61後段,皆記錄完成。
本文沿著大肚溪北岸,連接中62與中61,是123解編後唯一變成一般道路的路段。
- Jan 01 Wed 2014 21:09
再訪縣道129廍子舊線
- Dec 08 Sun 2013 19:59
縣道127舊線群再訪(下)
- Dec 06 Fri 2013 22:19
縣道127舊線群再訪(上)
- Sep 13 Fri 2013 20:59
壯觀的三合院---縣道136大肚山舊線
縣道136舊線走中69前半段與中65,隨即被國道三號擋住。先前路線為直直穿越國道,接上本文路線,本文終點接上的路線就是現在路線。
大肚山南側的臺地有南寮.新庄.蔗廍.瑞井四個規模不小的聚落。舊縣道136連接新庄.蔗廍;舊中73連接南寮.瑞井並與縣道136緊密搭配。兩條公路串起四個聚落,舊中73更可以一口氣拜訪四個聚落,最終通往大肚市區。
現在這四個聚落沒落,公路改線,只留下今日的中60與中60-1的足跡。不過筆者比較驚訝這四個聚落的三合院群規模都很大,或許是一個值得記錄的題材。之後也會有舊中73文章,本文先看看縣道136的舊線。
- Jun 04 Tue 2013 21:55
縣道136振興路舊線
縣道136在台74與東門橋之間有一段舊線,呈現反向的NIKE標誌。
道路彎曲原因來自日治時期的中南線鐵路,當時公路為了閃避鐵路並垂直交叉通過,截彎取直後有幸留下這一段路線。
- May 06 Mon 2013 21:34
公路取代鐵路---縣道139中寮舊線
中寮剛開始的發展位於目前中寮市區西北邊,也就是現在投17約20k的聚落,那是當時鐵路的設站位置。
取而代之的公路進入了鄉親寮,慢慢形成現在的中寮市區,原本的中寮失去了交通地位,變成一般的鄉間聚落。
▼鄉親寮(中寮市區)與中寮的相關位置,縣道139行經的是中寮市區
- Apr 24 Wed 2013 19:43
直達東邊山上的新社---縣道129東山路舊線
縣道129起點沒變過,最早終點在北屯路/東山路口,舊台中市內的路名只需記得東山路,不過當時仍稱為大編號鄉道。改線後才是沿著車籠埔斷層進入大里,終點於台3中興路/仁化路口。
東山路是比較早的道路,也是當時北屯區的重要道路,編為大編號鄉道可知原因。現在,東山路的擁塞與大量公車是人們最大的印象,尤其台74通車之後,更成為往大坑與新社的一條必經道路。
攤開地圖,台中市區只剩下東北區域開發較少,之前的南屯.西屯的未開發區已接近完成重劃。未來輪到台中都會區東北地帶發展,將跳脫不了東山路的交通改善
- Feb 16 Sat 2013 22:49
縣道131明潭舊線小記
- Dec 30 Sun 2012 22:42
縣道132大甲.外埔舊線